月1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人员来到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该区汽车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企业开展用电质量问题诊断分析。今年以来,该公司累计开展干扰源及敏感用户厂区走访824次,协助用户解决电能质量问题300余条。
“不同的电力用户对电能的质量要求有所不同,越精密的设备越需要优质的电力,不然会造成生产线停运等重大事故。”国网河南电科院高级工程师刘书铭介绍。近年来影响供电质量的干扰源越来越多,但随着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快推进,河南省高精尖企业日益增多,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持续创新治理模式,强化干扰源监测管控,有力提升了电网电能质量水平,2020年监测点超标情况同比下降17.2%,今年前两个月监测点超标情况再次同比下降5.3%。
据介绍,影响河南电网电能质量水平的主要原因一是局部电网网架结构有待完善,对干扰源承载能力有限,局部地区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超标达到2倍以上;二是全省电能质量干扰源点多面广,地区现有电气化铁路牵引站108座,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分布式新能源大面积接入配电网,总装机达616万千瓦,渗透率达到20%以上,且呈快速增长态势。原有技术、监测手段、服务模式均无法满足电能质量治理新要求。
为切实改善电能质量,河南电力深入开展薄弱电网区域干扰源接入专题研究,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增加电源布点,缩短电气距离,2020年投运110千伏及以上电网项目179项,豫东南电网长期薄弱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在冶炼化工等产业集聚区增设供电专用变电站,实行不同类别负荷分区供电,增强电网整体承载能力。
该公司还优化配电网监测方法,成立电能质量分委会,提出国际认可的配电网监测方法,组织制定IEC国际标准,形成纲领性监测技术导则。明确配电网监测系统架构及各环节技术要求,构建基于边缘计算的监测数据分析模式,研发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终端,就地开展数据计算,减轻监测主站计算压力,解决海量数据存储难题。升级治理模式,印发电能质量管理指导意见,实施规划、监测、治理全过程管理,开展干扰源入网前评估、运行实时监测和治理效果评价。研制国内首套治理设备性能检测兆瓦级平台,开展6类设备28项性能试验,严把设备入网关。开展干扰源及敏感用户厂区走访,提供监测分析、服务咨询等增值服务,协助用户解决电能质量问题。
通过综合施策,河南电力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电能质量干扰源监测管控新模式,相关成果荣获2020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